这一章解释了如何做好探伤仪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这一章里,你将了解到:
- 设置探伤仪的显示及基本操作特征(参考3.1)。
- 安装探头及设定脉冲发生器/接收器与探头型号相匹配(参考3.2)。
- 调节A扫描显示屏(参考3.3)。
- 校准探伤仪(参考3.4)。
按压【电源键】启动探伤仪,主菜单同时被启动,菜单结构参见图2-3。通过按探伤仪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基本菜单。基本菜单中的子菜单如图2-3所示,其功能参考2.4节中相关的介绍。 参照下面的步骤,通过基本菜单进入区域子菜单,可以调节显示屏上显示的测量单位、日期、时间和语言。
设置操作语言
第一步:按压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区域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语言选择功能项,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选择的语言种类。你将会看到可选项为中文、英文。默认语言是中文。
第三步:显示屏及报告语言将被设置为最后选择的选项。
设置日期
第一步:按压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区域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日期设定功能项,日期以日-月-年的格式显示。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按压【确认键】时,日字符突出显示;第二次按压【确认键】,月字符突出显示;最后再按【确认键】,年字符突出显示。
第三步:当字符突出显示时按压【左键】【右键】改变月、日或年。
第四步:以上设置完成后,再按压一次【确认键】,当前日期即被设置到日期显示中。
设置时间
第一步:按压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区域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时间设定功能项,时间将以24小时的形式显示。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按压【确认键】时,小时字符突出显示。第二次按压【确认键】,分钟字符突出显示。最后再按【确认键】,秒字符突出显示。
第三步:当字符突出显示时按压【左键】【右键】改变小时、分钟或秒的设置。
第四步:以上设置完成后,再按一次【确认键】,当前的时间即被设置到时间的显示中。
注意:一旦设置后,探伤仪内置时钟将保持当前的时间和日期。
设置测量单位
第一步:按压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区域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单位选择功能项,可以看到下面的可选项:
公制——显示单位为毫米。
英制——显示单位为英寸。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测量单位。
第四步:最后显示的测量单位将作为设置保存。 从基本菜单进入设置和显示子菜单,按照以下步骤调节显示外观。
设置显示屏亮度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显示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背光调节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亮度水平。
第四步:显示屏亮度将设定在最后选择的档位。
设置显示屏坐标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设置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坐标选择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屏幕坐标的类型。每种屏幕坐标都作为被选项展示在显示屏的A扫描视窗中。你将看到下面的可选类型:
GRID 1——5条主要的水平和垂直分界线。
GRID 2——10条主要的水平和垂直分界线。
GRID 3——中心十字坐标及边缘刻度线。
第四步:屏幕坐标类型将以最后所选坐标类型显示。
设置显示颜色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显示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颜色配置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显示颜色方案,有四种固定配置方案和两种自定义配置方案。
第四步:显示颜色将以最后所选颜色方案显示。
注意:所有固定颜色方案都适合室内操作,但方案2及方案3最适合室外操作。固定配置方案的颜色可以浏览,不能更改。自定义配置方案可更改配置的颜色。
设置自定义配置方案的颜色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显示子菜单。
第二步:选择颜色配置功能项,并选择CUSTOM 1和CUSTOM 2选项。
第三步:选择配置选择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选择需要更改颜色的内容项,可选的配置内容有:
WINDOW——菜单及测量结果显示区背景颜色。
BACKGOUND——回波显示区背景颜色。
GRID——所有坐标线及菜单网格颜色。
PARA ADJUST——菜单细调功能提示颜色。
A SCAN——回波颜色。
第四步:选择颜色选择功能项,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所选配置内容的颜色,有16种颜色供选择。
第五步:屏幕各区域将以最后选择的颜色配置显示。
设置波形显示模式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设置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波形显示模式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A扫描的模式。可看到以下选项:
空心——仅显示A扫描的轮廓。
填充——显示填充的A扫描曲线。
第四步:A扫描模式将以最后所选类型显示。 探头与探伤仪连接时,不仅要连接正确,而且所安装探头还要与探伤仪设置相匹配。探伤仪配有一、两个单晶探头。
若安装一个单晶探头,则将探头电缆与探伤仪上面的两个端口之一相连接。(如图3-1)若安装两个探头或是一个双晶探头,则发射探头连接器安装在左边的端口而接收探头连接器安装在右边的端口。 在任何一种不同类型的探头被安装时,探伤仪都需根据安装的探头类型进行设置,设置内容在收发菜单中。

①连接单晶探头到其中一个接口。
②用于穿透法测量,连接两个单晶探头至发射端口(左侧)和接收(右侧)端口。
③连接双晶探头到两个端口的电缆线。
图3-1 探头接口位置
选择探头型号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接收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收发模式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收发模式。每一种可能的探头类型随时可通过指示符号栏中的符号显示。以下是可选的类型:
单晶——适合单晶探头(符号

双晶——适合双晶探头(符号

透射——适合试块的相对表面上的两个单晶探头(符号

第四步:收发模式将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类型。
指定探头的频率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接收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滤波器选择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选择指定频带范围。可以看到以下频率设置:
0.2~1MHz
0.5~4MHz
2~20MHz
第四步:探头频率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选择探头匹配阻尼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发射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输出阻尼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输出阻尼匹配值。可得到以下的阻尼选项:
50,75,150,500Ω
第四步:输出阻尼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探伤仪校准要求使用由同一材料制成的不同厚度的两个校准试块,首先校准探伤仪/探头组合。A扫描显示屏显示范围(屏幕的满水平宽度表示材料厚度值)通常设置成与校准厚度标准相等或略大于校准厚度标准的值。
设置A扫描范围(在基本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探测范围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探测范围功能项。探测范围有近似和精确两种调节模式。通过连续按【确认键】选择近似和精确模式。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改变探测范围值。允许探测范围在1.0mm~10000mm之间调节。
第四步:最后显示的探测范围将作为设置保存。 显示延时功能可左右移动A扫描显示。此功能被用于设置探伤仪的视窗。
按以下步骤设置显示延时(在基本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探测范围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显示延时功能项。显示延时有近似和精确两种调节模式。通过连续按【确认键】选择近似和精确模式。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改变显示延时,可以见到显示的A扫描回波左右移动。允许显示延时在-5us~3400us之间调节。
第四步:最后显示的显示延时将作为设置保存。 显示的起点是所有显示特征设置的参考。(此功能只在特定型号的机器内使用)
设置显示起点(在收发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设置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显示起点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显示起点选项。显示起点有如下选项:
IP——以发射脉冲为参考
IF——以界面门为参考
第四步:显示起点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按照下面的步骤选择检波模式(在收发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接收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检波模式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检波模式。可见到四种选项:
正半波——显示射频信号的正极部分。
负半波——显示射频信号的负极部分,但定位在正极显示。
全波——显示射频信号的负极和正极部分,但两者都定位在正极方位。
射频——不进行整流,显示完整射频回波。
第四步:检波模式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探伤仪具有方波和尖脉冲两种发射脉冲形式,其中方波具有可调宽度和幅度,而窄脉冲可有效提高探伤仪分辩力,更有利于薄板的探伤。
选择发射脉冲的类型(在收发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发射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发射类型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发射类型。可见到两种选项:
尖脉冲——发射脉冲为尖脉冲形式。
方波——发射脉冲为可调宽度和幅度的方波。
第四步:发射类型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设置尖脉冲的发射能量:
第一步:将发射类型设置为尖脉冲,此时发射能量功能项出现在功能栏里。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发射能量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发射能量。可见到高、中、低三种选项。
第四步:发射能量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选项。
设置方波的发射能量:
第一步:将发射类型设置为方波,此时发射电压幅度和发射电压宽度功能项出现在功能栏里。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发射电压幅度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发射电压幅度。发射电压幅度的调节范围为20V~500V,步长为10V。
第四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发射电压宽度功能项。
第五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发射电压宽度。发射电压宽度的调节范围为20ns~1000ns,步长为10ns。
第六步:发射电压幅度和发射电压宽度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值。 A扫描的一部分可以从显示屏中省略掉。要省略掉A扫描的一部分,必须定义你想省略掉的A扫描回波高度与全屏高度的百分比。
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抑制水平(在收发菜单内):
第一步:通过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接收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波形抑制功能项。
第三步:按压【左键】【右键】或重复按压【确认键】改变波形抑制水平。波形抑制调节范围为:0%~90%,步长为1%。当抑制功能被设置在一个大于0%的值时,符号

第四步:抑制水平被设置为最后所显示的值。 要提高校准的准确度及质量,确定在启动校准功能前满足下列条件:
- 探头已安装;
- 收发模式的设置必须与探头匹配;
- 建议将探头延时和显示延时设置为0;
- DAC/TCG、DGS——清除;
- 菜单锁——关闭;
- 冻结——关闭;
- 建议将抑制功能设置为0%。
运用自动校准功能,请阅读以下内容: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从主菜单中启动自动校准菜单。校准1子菜单将突出显示。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S-参考1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直至S-参考1的值与较薄的校准厚度相匹配。
第三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S-参考2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直至S-参考2的值与较厚的校准厚度相匹配。
第四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关”变成“S-参考1?”;
第五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A闸门起点功能项,按压【左键】【右键】(这将改变A闸门的起点)直至A闸门的范围可以包含S-参考1的回波。将探头耦合在较薄厚度的校准试块上调整耦合效果使回波处于最高状态。
第六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S-参考1?”变成“S-参考2?”;
第七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A闸门起点功能项,按压【左键】【右键】(这将改变A闸门的起点)直至A闸门的范围可以包含S-参考2的回波。将探头耦合在较厚厚度的校准试块上调整耦合效果使回波处于最高状态。
第八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S-参考2?”变成“关”,探伤仪将自动校准材料声速和探头延时。
注意:在校准过程中按【主页键】或按压【左键】【右键】可取消校准。 校准过程中,材料声速及探头延时将被自动计算。按照以下步骤查看计算的值:
第一步:进入自动校准菜单中的读数1子菜单或基本菜单中的探测范围子菜单。
第二步:找到以下选项:
- 材料速度——显示校准后计算的速度。
- 探头延时——自动校准(零位)调节结果显示出声波穿过探头的保护膜、耐磨层或延迟线所引起的时间延迟。
运用自动校准功能,请阅读以下内容:
第一步:按下面的【功能键】,从主菜单中启动自动校准菜单。按下面的【功能键】启动校准2子菜单。
第二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反射体尺寸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输入用于校准的反射体的直径。
第三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D-参考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输入反射体中心到探头与试块接触面的垂直距离。
第四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关”变成“记录?”;
第五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A闸门起点功能项(位于校准1子菜单中),按压【左键】【右键】(这将改变A闸门的起点)直至A闸门的范围可以包含参考反射体的回波。进入校准2子菜单,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将探头耦合在校准试块上调整耦合效果使回波处于最高状态,保持探头位置不变,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记录?”变成“校准?”。
第六步: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用直尺测量出探头前端面到反射体中心的水平距离p。
第七步:可放松探头,按压【上键】【下键】选择P-参考功能项并按压【左键】【右键】直至P-参考的值与p值相匹配。
第八步:按压【上键】【下键】选择校准测量记录功能项,按压【确认键】,功能框中的值将从“校准?”变成“关”,探伤仪将自动校准探头角度和探头前沿值。
注意:在校准过程中按【主页键】或按压【左键】【右键】可取消校准。 校准过程中,探头角度和探头前沿值将被自动计算。按照以下步骤查看计算的值:
第一步:进入自动校准菜单中的读数2子菜单或几何参数菜单中的设置子菜单。
第二步:找到以下选项:
- 探头角度——显示校准后的探头折射角度。
- 探头K值——显示校准后的探头折射角的K值。
- 探头前沿值——自动校准结果显示出声波入射点到探头前端面的距离。
2设置探伤仪用于测量
本章解释了如何设置探伤仪用于缺陷检测和厚度测量。在这一章中你将了解到:- 调节A、B闸门、报警、TTL输出(参考4.1)。
- 选择闸门探测模式(峰值或前沿)(参考4.1.2)。
- 如何运用展宽功能(参考4.1.3)。
- 建立并清除TTL输出及报警(参考4.1.4、4.1.5)。
- 设置每个闸门的振幅测量单位(参考4.1.6)。
- 选择材料厚度限制的最大最小值(参考4.2)。
- 如何使用冻结功能(参考4.3)。
- 设置探伤仪用于斜探头探伤(参考4.4)。
- 设置探伤仪测量结果读取框的内容(参考4.5)。
- 保存探伤仪的数据设置(参考4.6)。
- 锁定探伤仪防止设置的进一步调整(参考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