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声波声束指向性与探头直径和频率有关,与声波波型无关。 ( × )
2、聚焦探头具有声束细、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等优点,在铸钢件、奥氏体钢检测及裂纹高度测定等方面应用较多。 ( × )
3、超声波探伤仪发射电路中的阻尼电阻不仅影响发射强度,而且还影响探头分辨力。( ○ )
4、当焊缝内部存在与检测面垂直的面状缺陷时,提高频率和增大K值,可提高缺陷
的检出率。 ( × )
5、测定组合灵敏度时,可先调节仪器的“抑制”旋钮,使电噪声电平≤10%,再进行测试。 ( × )
6、横波斜探头晶片尺寸一定,随着K值的增大,第二介质中的近场区长度将减小。( ○ )
7、在同一固体材料中,因横波的衰减系数比纵波大,所以传播横波时的声阻抗比纵波大。 ( × )
8、数字式超声仪检测范围的大小与采样频率和存储深度有关。 ( ○ )
9、采用端点衍射波测量缺陷自身高度时,缺陷上部端点衍射波在端点反射波之前,缺陷下部端点衍射波在端点反射波之后,衍射波信号较弱。 ( ○ )
10、超声波倾斜入射至异质界面时,其传播方向的改变主要取决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和声阻抗。 ( × )
11、对于表面粗糙的缺陷,当声波垂直入射时,缺陷回波波高随粗糙度的增大而下降。( ○ )
12、使用双晶直探头测定钢板内部缺陷边界点时,探头的隔声层必须与探头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 ○ )
13、奥氏体钢焊缝一般采用一次波探测,不用二次波探测,主要是因为其晶粒粗大,衰减严重。 ( × )
14、100mm处Φ3长横孔的回波声压比200mm处Φ6长横孔的回波声压高。
( ○ )
15、用CSK-ⅢA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并没有考虑实际检测时一次反射法检测的工件底面反射损失的影响。 ( ○ )
16、纵波垂直法检测时,由于侧壁干涉的结果,位于侧壁附近的缺陷,在靠近侧壁检测时回波波幅高,远离侧壁检测时回波波幅低。 ( × )
17、厚度均为300 mm但材质衰减不同的两个锻件,采用各自底面校正300/Φ2灵敏度分别进行探测,两锻件同在200mm处发现缺陷且回波高度相同,则材质衰减大的锻件中缺陷当量大。 ( × )
18、爬波探头的检测深度与频率f及晶片直径d的乘积有关,f×d值增大,检测深度增大。 ( × )
19、驻波波线上,相邻两波腹之间的间距等于λ/2。 ( ○ )
20、与锆钛酸铅压电材料相比,石英压电材料制作的探头,其的优点是分辨力高,缺点是转换效率低。 ( × )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声速就越高;
B、一般固体介质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水的温度升高时,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亦随着增加;
D、材料的应力会影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在拉应力时,声速减小,在压应力时,声速增大。
2、以下关于钢管水浸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入射角α随偏心距x增大而增大;
B、水层距离应大于钢中横波全声程的1/2;
C、探头的焦点应落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管心线上;
D、无缺陷时,荧光屏上只显示始波和底波。
3、以下有关TOFD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缺陷的衍射信号与缺陷的方向无关;
B、缺陷的定量不依赖于缺陷的回波幅度;
C、超声波束覆盖区域大,不存在盲区;
D、衍射信号较弱,易受噪声影响。
4、用2.5MHzΦ14mm纵波直探头水浸法检测钢板时,水层厚度为20mm,此时在钢中的近场长度还有: ( A )
A、15.7mm B、20.7mm C、62.7mm D、0.76
5、探头沿圆柱外壁作周向探测时,如仪器用平板试块按深度1:1调节扫描线,下面那种说法正确? ( D )
A、显示的水平距离总是大于实际弧长;
B、缺陷的实际径向深度总是大于显示;
C、显示值与实际值之差,随显示值的增加而减少;
D、以上都不正确。
6、以下关于超声波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此题有误) ( C )
A、衰减系数一般随材料的温度上升而增大;(错)
B、扩散衰减仅取决于波阵面的形状,与介质的性质无关;(对)
C、提高增益可完全克服衰减对检测的影响;(错)
D、材料的声阻抗增加,超声波传播时衰减减小。(错)
7、在检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积比为2的两个平底孔,其反射波高相差: ( B )
A、3dB B、6dB C、9dB D、12dB
8、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声压往复透射率取决于: ( B )
A、界面两侧介质的密度;
B、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阻抗和入射角度;
C、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
D、界面两侧的波型;
9、以下关于压电材料性能参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频率常数Nt越大,制做给定频率探头所用的晶片越薄;
B、不同压电晶体材料中声速不一样,因此不同压电材料的频率常数不相同;
C、频率常数是压电晶片的厚度与固有频率的乘积;
D、同种压电材料,制作高频探头时,晶片厚度较小。
10、以下关于61°反射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产生61°反射时,其声程是恒定的;
B、产生61°反射时,横波入射角为29°,纵波反射角为61°;
C、产生61°反射时,纵波入射角为61°,横波反射角为29°;
D、产生61°反射时,纵波入射角与横波反射角之和为90°。
11、下列直探头在钢中指向性最好的是: ( C )
A、2.5P20Z B、3P14Z C、4P20Z D、5P14Z
12、用底波法调节锻件检测灵敏度时,下面有关缺陷定量的叙述中哪点是错误的?
( C )
A、缺陷定量可不使用试块;
B、缺陷定量可不考虑表面耦合差补偿;
C、缺陷定量可不考虑材质衰减差修正;
D、缺陷定量可采用计算法或A.V.G曲线法。
13、钢板检测波形中出现“叠加效应”,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 C 应该是D)
A、“叠加效应”是由于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的结果;
B、出现“叠加效应”,说明钢板中缺陷尺寸一定很大;
C、出现“叠加效应”,一般应根据最大缺陷波来评价缺陷;
D、出现“叠加效应”,当板厚小于20 mm时,为了减少近场区的影响,以F2来评价缺陷。
14、平面波入射到曲界面上时,关于折射波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对于凸透镜,当C1<C2时聚焦;
B、对于凸透镜,当C1>C2时聚焦;
C、对于凹透镜,当C1>C2时聚焦;
D、实际检测用的水浸聚焦探头是根据C1<C2的凹透镜设计。
15、下面那种材料最适宜制作高分辨力探头: ( C )
A、石英 B、钛酸铅 C、偏铌酸铅 D、钛酸钡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相控阵与常规超声检测方法相比较有哪些优势?
答:(1)由于可采用电子控制方法控制声束进行扫查,可在不移动或少移动探头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线扫查或扇形扫查,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由于可对声束角度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声束可达性,通过多个检测角度的设定,可以进行复杂形状和在役零件的检测。
(3)通过动态控制声束的偏转和聚焦,可以实现焦点位置的动态控制,避免了普通聚焦探头为实现全深度聚焦而对不同深度范围频繁更换探头的麻烦。
2、什么叫标准试块、对比试块、模拟试块,各有什么用途?
答:(1)标准试块通常是由权威机构制定的试块,其特性与制作要求有专门的标准规定。 标准试块用于仪器探头系统性能测试校准和检测校准。
(2)对比试块是以特定方法检测特定工件时采用的试块,含有意义明确的人工反射体。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测校准、评估缺陷的当量尺寸,以及将所检测出的不连续信号与试块中已知反射体产生的信号比较。
(3)模拟试块是含模拟缺陷的试块,可以是模拟工件中实际缺陷而制作的样件,或者是在以往检测中所发现的含有自然缺陷的样件。模拟试块主要用于检测方法的研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和评价、评价和验证仪器探头系统的检测能力和检测工艺等。
3、试说明堆焊层中常见缺陷、晶粒结构特点和常用检测方法。
答:(1)堆焊层中常见缺陷有:
① 堆焊金属中的缺陷如气孔、夹杂等;
② 堆焊层与母材的未结合;
③ 堆焊层下母材热影响区的再热裂纹。
(2)奥氏体晶粒粗大,超声波衰减严重;此外,堆焊层金属在冷却时,母材方向散热好,奥氏体晶粒生长取向基本垂直于母材,声学性能各向异性明显。
(3)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① 对于堆焊层内的缺陷,一般采用纵波双晶直探头从堆焊层侧或母材侧进行探
测;
② 对于堆焊层与母材的未结合缺陷,一般采用纵波直探头从母材侧进行探测,或
采用纵波双晶直探头从堆焊层侧进行探测;
③ 堆焊层下母材热影响区再热裂纹的探测,一般采用纵波双晶直探头或斜探头从堆焊层侧进行探测。
4、超声波检测分析缺陷性质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缺陷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根据经验结合工件的加工工艺、缺陷特征、产生部位、缺陷波形和底波情况来分析缺陷的性质。
(1)根据加工工艺分析:工件中的缺陷与加工工艺密切相关,在检测前应查阅有关工件的图纸和资料,了解工件的材料、结构特点、几何尺寸和加工工艺,对正确判定缺陷性质是十分有益的。
(2)根据缺陷特征分析:缺陷特征是指缺陷的形状、大小和密集程度。在不同方向上探测平面形、体积形、点状和密集形缺陷,其缺陷回波的高度及缺陷波的密集程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3)根据缺陷波形分析:缺陷波型分为静态和动态波型,静态波型是指探头不动时缺陷波的高度、形状和密集程度。动态波型是指探头在探测面上移动的过程中,缺陷波的变化情况。
(4)根据底波分析:工件内存在不同缺陷时,超声波被缺陷反射,使到达底面的声能减少,底波高度降低,甚至消失,不同性质的缺陷,反射面不同,底波高度也不一样,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底波情况来分析缺陷性质。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从钢板一面探测钢/钛复合板,已知Z钢=46×106kg/m2.s, Z钛=27.4×106kg/m2.s,不计扩散和介质衰减。求:
(1)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为多少?
(2)底面与复合界面的dB差为多少?
解:(1)γ=


(2)R=γ2=0.252=0.0625
T=1-R=1-0.0625=0.9375
透过声强经底面反射,通过钢-钛界面后的声强为
I=T-R=0.9375-0.0625=0.875
底面与界面波dB差为
△=10㏒


答:(1)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为25%。 (2)底面与复合界面的dB差为11.5dB。
2、用2.5P14Z直探头检测厚度300mm的锻钢件,技术条件规定不允许≥Φ2当量缺陷存在,材质衰减系数α双=0.02dB/mm,利用工件底面如何调节检测灵敏度?在此灵敏度下发现距探测面200mm处有一缺陷,其最高回波为22dB,问此缺陷当量?
解: (1)解:


调节:将大平底调到基准波高增益41 dB,检测灵敏度已调好。
(2)解:

22-2=


答:此缺陷的当量平底孔直径为4.22 mm。